【网评】以“作风建设在路上”的敬畏 做清正廉洁的修行者
2022-12-26 10:09:57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陈中化 | 作者:向橄叶子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257748

桑植融媒12月26日讯(通讯员 向橄叶子)当前,中央纪委和省纪委先后出台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、深化纠治“四风”工作的相关文件,释放出作风建设“一刻不停”的鲜明信号。清廉是福,贪欲是祸,做清正廉洁的干净好干部、系好人生“第一粒扣子”势在必行、迫在眉睫。

要正确认识信任和监督的关系。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,“信任不能代替监督,监督本身就是一种信任”。这句话背后蕴含的辩证关系值得深思。信任是一种感性认识,这种感性需要理性的监督问责体系作为保障。同时,监督更是对干部的信任和保护,在一言一行、一举一动上约束好干部、树立起标杆,在犯下错误、出现不正苗头时及时敲打、回归正道,能帮助干部更好成长,避免犯下无法挽回的大错。作为党的干部,我们要始终自觉接受监督、由衷接纳监督,用监督促进工作更好开展。

要正确认识原则和人情的关系。守住原则是底线,人情交往是辅助,只有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与人交往,才能不在推杯换盏中迷失自我,不在小恩小惠中误入歧途。翻看“大老虎”们的落网之路,不难发现堕落的第一步往往就是看在“关系”“人情”“面子”上让自己的原则妥协。只有不开这个“口子”,不给这个机会,层层设防、处处设限,才能不成为被“围猎”的对象,为自己未来的路铺好廉洁的地砖。

要正确认识自律和他律的关系清正廉洁既要有外部约束,也要有内部自觉,而且他律是辅,自律为要,所谓“内无妄思,外无妄动”便是这个道理。我们要时时自省自重,树立对法纪的敬畏心、对事业的进取心、对物质的戒备心、对享乐的警惕心,始终“慎独”“慎微”,努力做到“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令”。

习近平总书记曾说,“一些年轻干部前脚刚踏入仕途,后脚就走入歧途,不是晚节不保,而是早节就没保住”。作为党员干部,更应始终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,牢牢守住廉洁底线,坚决不碰纪法红线,做清正廉洁、让党放心的好干部。

(一审:秦福  二审:杨明  三审:吴明波)

责编:陈中化

来源:桑植县融媒体中心

时政报道
视听桑植
时政报道

  下载APP